400-660-1500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>详情

数字转型与变革的敏捷管理

时间:2020-06-12 16:55:15

      如今,数字化转型与变革,热情高涨,各个企业战略都向数字化迈进,同时,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管理问题也暴露出来,今天给大家分享,数字化转型的管理核心:敏捷管理。敏捷管理不仅是技术团队的工作模式,而是整个企业可采用的管理模式,企业领导者需要培养高管学习敏捷管理,熟悉敏捷工作方法,并借助敏捷教练的力量推动各部门的日常协作,此外还要在企业组织内部培养持续学习的文化,以充分发掘敏捷方法的实际效益。

今天分享几种敏捷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:

1、亲自参与
企业建立敏捷环境,企业最高领导、合伙人、高管及全员,都要建立敏捷管理共识,并且全员参与其中。针对工作任务与协作关系,要制定清晰的执行计划,参与人与责任人。
2、扩大授权范围

敏捷管理过程,难免会有组织内部节奏不均衡现象,导致内部团队和流程产生冲突,高管必须思考如何将敏捷管理的知识经验传递到企业各个组织,使团队能够积极参与与协作。

3、价值驱动
企业经营过程,要求团队考勤,不是为了考勤而考勤,是为了创造价值,但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,团队每个成员每天或者每个时间周期,完成的工作任务与价值,并不能核算清晰,要以价值、成果交付为导向来清晰核定,团队成员工作任务与实际效益的关系,有效剥离不产生价值的无效工作。
4、从用户角度思考

业务端的产品负责人必须始终致力于满足用户的需求。团队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终端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,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其特定需求,要走到用户身边去验证需求。

5、建立“刚好够用”的习惯

敏捷开发强调“边测试边学习”,即尽快发布对终端用户具有一定价值的最小可行产品,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。那么敏捷管理也是如此,建立最小可交付意识,工作任务不断交付,不断迭代。

6、建立执行标准与交付标准
企业高管,不仅仅是带领团队,分配任务,还要训练团队进行有交付标准的执行能力,交付出来的工作成果才可控,而这个标准,是建立在企业提出的最高标准基础上。比如,我在带团队的时候,给团队提出标准:大于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是事故。这个标准非常严苛,可能我也不一定完全做到,但这个标准悬挂心中,团队就会朝着这个标准去努力,直至达成。如果不建立标准,团队交付出来的成果质量,有可能就是五花八门。
7、采用迭代式方式

明确OKR (业务目标管理方法)后,执行小组将主要采用迭代式工作方式,不断交付可供客户使用和验证的最小可行性产品(MVP),获取反馈后再不断迭代改进,最终打磨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爆款产品。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,有大迭代,即:战略、方向、商业模式等迭代;还有小迭代,即:产品优化、业务流程、工作方式、运营、营销等迭代。

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要建立迭代周期,每个执行组织、团队都要建立迭代周期,通常1~2周为一个周期进行迭代冲刺每个“冲刺”都像是一次短跑,只要从 “起点”跑到设定好的“终点”,便可实现一次可交付工作任务。这种固定的周期节奏能够使小组成员免于“拖延推诿”,并且因为自己能够达成的工作量而感到振奋。一年约52周,企业可在全年持续迭代至少30次以上,对企业来说,是巨大的进步与发展速度。


TOP
×

企业高管 定制总裁课程

十余年助力民企老板持续成长

免费咨询热线:400-660-1500

企业高管课程 免费试听

×

提交成功,请保持电话畅通!

输入元素不能为空或者手机号有误!